老舊廁所整修工程成果報告
一、前言
本校活動中心三樓廁所自民國 85 年完工啟用以來,已超過三十年的使用年限。由於當時的設計受限於空間與技術條件,廁所整體環境現已顯得相當老舊,不論是照明、通風,亦或是管線系統均已無法滿足現代使用需求。尤其隨著學校學生人數的增長及使用頻率的提升,廁所的問題逐漸凸顯,導致學童如廁意願降低,影響了日常生活與學習效率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,本校於今年啟動了活動中心三樓廁所的全面整修工程,旨在改善如廁環境,提升學生的使用體驗,並創造更舒適且符合現代需求的學校設施。
二、工程背景與問題分析
-
廁所現況問題
- 設計老舊:活動中心三樓廁所的設計沿用三十年前的標準,空間配置不合理,功能分區不明確,難以滿足現代化需求。
- 照明與通風不良:由於燈具老化及通風設備不足,廁所內部光線昏暗,異味難以散去,長期積累形成不良的使用環境。
- 管線老化與阻塞:老舊的排水管線經常發生阻塞問題,維修困難且費用高昂,影響了廁所的正常使用。
-
對學童的影響
- 學童對於如廁環境的需求不僅限於基本功能,還包括衛生與舒適度。由於廁所環境不佳,部分學生選擇減少如廁次數,甚至影響了學校內的日常活動與學習情緒。
- 不良的如廁習慣可能進一步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,例如忍尿或延遲如廁可能造成泌尿系統問題,對學童成長不利。
三、整修內容與施工細節
為了解決上述問題,本次廁所整修工程針對結構、設備及功能進行了全面升級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:
-
空間改造
- 將原有更衣間改建為淋浴間,提供學生更多元的使用功能,尤其適合需要清潔的運動後或特殊活動需求。
- 男女廁所重新規劃,增設新式加長型蹲式馬桶,提升使用方便性與衛生條件,並增加廁位數量以減少高峰時段的使用壓力。
-
照明與通風設備升級
- 全面檢修燈具,提升廁所內部亮度,營造明亮舒適的使用環境。
- 增設高效能排風設備,改善空氣流通,迅速排除異味,確保廁所內空氣清新。
-
管線系統更新
- 換裝新型耐用管線,提升排水效率,減少阻塞問題的發生。
- 增設檢修口,方便未來維護作業,縮短維修時間並降低成本。
-
其他設施升級
四、整修成果與效益
-
環境改善
- 整修後的廁所環境明亮整潔,空氣流通良好,異味問題得到徹底解決,學生對於如廁的接受度與滿意度大幅提升。
- 淋浴間的設置為學生提供了額外的便利功能,尤其在校外活動或運動後,能夠快速清潔,改善學校生活品質。
-
使用效率提升
- 新式加長型蹲式馬桶的設置,不僅符合人體工學,還提升了如廁效率,減少高峰時段的排隊現象。
- 自動化設備的應用減少了用水浪費,降低了學校的運營成本,同時也符合環保理念。
-
對學童的正面影響
- 提供乾淨舒適的如廁環境,有助於改善學童的如廁習慣,避免因環境不佳而引發的健康問題。
- 整體環境的提升也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對其需求的重視,進一步增強了對校園的認同感與歸屬感。
五、未來展望
本次活動中心三樓廁所的整修工程,不僅成功解決了長期以來的設施老化問題,還為學校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學習與生活樣式。然而,廁所作為高頻使用的公共設施,其維護與管理同樣重要。未來學校將持續關注廁所的使用情況,定期檢查設備,確保其長期穩定運行。此外,我們也計畫將本次整修的成功經驗應用於校內其他老舊設施的改造,逐步提升整體校園環境,為學生創造更優質的學習與成長空間。